5月份以來,國內外經濟數據大多表現不佳,令市場樂觀情緒有所消退,且美聯儲鷹派言論偏強,重申年內仍將加息兩次,助力美元走高,大宗商品承壓,倫滬銅期價均加速走跌。基本面來看,上游供應壓力不減,下游消費未見明顯改善,中長期來看銅價前景仍不樂觀,后市仍有下跌空間。具體內容如下:一、美聯儲鷹姿颯爽,不屑疲軟就業數據
12日,美聯儲三位在今年的FOMC政策會議中都擁有投票權的官員發表鷹派言論。認為支持逐步加息,并稱低利率可能會產生經濟風險。被稱為鴿派女王美聯儲主席耶倫也發表講話,重申循序漸進的加息路徑,不排除在非常不利的情況下采用負利率的可能性。周二,一位聯儲政策制定者主張在今年6月或7月升息,而另外兩位決策者則仍預計今年最多會有三次加息。這讓貨幣政策在相對短期內發生改變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從近期的經濟數據來看,美國就業數據大多表現不佳。具體數據顯示,美國4月新增非農16萬人,增速創2015年9月以來最低,不及預期的20萬,前值從21.5萬修正為20.8萬;且4月失業率為5%,差于預期的4.9%,與前值持平。數據還顯示,美國4月勞動參與率回落至62.8%,月平均每小時薪資月率攀升0.3%;年率增幅則增長2.5%;4月全職員工、商業、醫療衛生以及金融就業崗位有所增加,采礦業崗位繼續減少。
美國勞工部5月12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5月7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增加2萬,經季節性調整后為29.4萬,為2015年2月底以來最高,預期為27萬。鑒于對數據進行調整,以消除季節性波動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初請失業金人口增加,且就業崗位增長放緩可能并不暗示就業市場狀況惡化。持續了近一個月的威瑞森員工罷工可能也是導致請領失業金人數增加的原因之一。與上周五整體偏弱的非農報告一樣,該數據僅短暫打壓美元,這可能暗示市場邏輯已經改變,或許也可能在等待美元進一步升勢的確認。
制造業數據來看,美國4月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0.8,創下2009年9月以來最低紀錄。期內,產出增速放緩至接近停滯兼創2009年10月以來新低;就業增速放緩至接近停滯兼創近三年低;新訂單增速放至四個月最弱,新出口訂單更錄得近年半最大降幅;采購錄得近兩年半最快降速;投入價格略漲,但出廠價進一步下降。
房地產市場來看,數據表現相對較好。美國4月新屋開工量增長6.6%,從3月份的大幅下滑中強勁反彈,經季調后的年化總數增至117萬套,好于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113萬套。4月營建許可申請量增長3.6%,至112萬套。其中,獨棟住宅營建許可申請量增長1.5%,多戶住宅營建許可申請量增長8%。
整體來看,美國復蘇勢頭基本保持,或聯儲官員言論偏于鷹派,市場密切關注美聯儲加息動向,變數增加。周四凌晨02:00,美聯儲將公布4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目前市場糾結的是6月是否會升息,投資者希望從紀要中得到更多線索。二、政策效果初現,結構性調整仍在繼續
經歷上月短暫的大幅回升后,4月財新制造業PMI隨官方數據一樣略有走弱。財新數據顯示,4月中國財新制造業PMI為49.4,比3月的49.7回落0.3個點。但依然是過去10個月來次高。此前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官方制造業PMI較3月回落0.1個百分點至50.1%。
4月份制造業PMI雖比上月有所回落,但主要是因為季節性因素。經濟復蘇仍在進一步走強,整個二季度都將是復蘇的過程。從政策來看,依然維持較為穩定的穩增長政策。在貨幣政策上,主要會涉及社會融資總量增長,降準仍是較為需要的。
具體來看,除價格指數外,其它如產出、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就業、采購等指數環比紛紛回落,尤其產出指數再度跌至分水嶺50下方,環比下降0.5個點至49.9。與此同時,4月新訂單指數跌至50,新出口訂單連續5個月處在50下方的萎縮區域;有跡象表明外需疲弱導致新出口訂單進一步減少。
海關總署昨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國進出口總值7.1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4.4%。其中,出口4.14萬億元,下降2.1%;進口3.03萬億元,下降7.5%;貿易順差1.11萬億元,擴大16.5%。鐵礦砂、原油和銅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煤、成品油和鋼材等進口量減少,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下跌。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同比上漲2.3%,漲幅與3月相同。豬肉和蔬菜等食品價格上漲推高了整體水平。另一方面,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跌3.4%。雖然連續50個月同比下跌,但跌幅較上個月縮小了0.9個百分點,環比上漲了0.7%。反映出鋼鐵等價格已暫時止住下跌。
4月人民幣貸款僅增5556億元,不僅較3月大幅縮水近6成,而且為去年10月來最低,更不及2009-2015年4月同期表現。受此帶動,4月社會融資規模也縮水近7成。
總體而言,國內經濟轉型仍在繼續,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是供給測改革的五大任務,市場密切關注中國經濟增長及未來需求,國內“穩增長”仍需加碼。三、供需基本面1.中國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環比大降21%
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全球銅市供應過剩12萬噸,2015年全年為過剩46.3萬噸。1-2月全球礦山產量為327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7.9%。全球精煉銅產量增至397萬噸,同比上升8.3%,其中中國和智利增幅顯著,分別增加30.3萬噸和1.5萬噸。
1-2月全球銅消費量為385.0萬噸,上年同期為343.4萬噸。中國1-2月表觀消費量同比增加48.3萬噸至203.3萬噸,占到全球需求的53%。
歐盟28國1-2月銅產量同比下滑0.4%,需求為49.3萬噸,同比下降5.5%。WBMS數據并顯示,今年2月全球銅產量為197.39萬噸,消費量為192.92萬噸。2.高盛預計2016年基本金屬市場疲軟,強烈看空銅和鋁
國際頂級投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5月6日在報告中稱,預計2016年基本金屬市場疲弱,尤其是銅和鋁,這歸因于主要來自中國的供應將會反彈。高盛表示,因需求疲弱促使去年采取抑制供應的舉措,上述基本金屬在進入2016年時持堅。然而,現在看來前景黯淡,因為生產商——尤其是中國的生產商為賺取利潤,在近期信貸刺激幫助下大舉生產。
高盛在報告中指出,“預計不遠的將來基本金屬供應將激增,尤其是銅礦。在2016年下半年及邁入2017年時供應將會大幅攀升,之前一些新建大型礦已在今年稍早和去年底投產,且一些大型礦的礦石等級提高。”高盛預計未來三個月、六個月和12個月的銅均價分別為每噸4500美元、4200美元和4000美元;同期鋁價分別為每噸1450美元、1400美元和1350美元。3.下游消費疲軟,難以提供有效支撐
2016年,國家電網公司計劃投資4390億元用于電網建設,且1-4月電網投資累計完成額同比增加41%,但今年投資項目主要集中于農網改造和特高電壓,核心理念是電網改造升級和智能電網的建設,需求的較多的是架空鋁絞線,對銅的需求提振十分有限。
3月份,空調出口持續回暖,內銷市場進入啟動期,產銷環比增幅較大,但是受到受國內市場庫存壓力巨大、需求持續疲軟及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影響,整體產銷同比仍有較大下滑,處于弱勢調整狀態。出口累計1478萬臺,同比增長9.9%。
整體來看,銅上游供應充裕,需求難有較大提升,從供需面來看難以對銅價形成有力支撐。四、技術面分析及結論
從滬銅主力CU1607合約日K線圖來看,期價下探盤區下沿,圍繞MA5震蕩尋勢,上方承壓,盤面整體偏空。綜合來看,市場關注美聯儲對加息時點,外圍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加,國內經濟轉型仍在繼續,中國經濟增長及未來需求擔憂尚存。基本面來看,上游供應充足,下游消費未見好轉,難以形成有力支撐,建議投資者偏空思路對待,關注期價在盤區下沿附近表現及市場情緒變化,建議投資者盈利空單繼續持有,未入場者暫時觀望或謹慎試空,關注市場情緒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