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知名陶瓷品牌,中華老字號,北京市著名商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質量信得過單位,首都文明單位,北京市好產品,集景泰藍產品研發制作、工藝展示、精品欣賞、參觀購物為一體的企業
1956年1月,由42家私營琺瑯廠、造辦處(專為皇宮制造)、作坊合并成立了北京琺瑯廠。郭沫若同志為其題寫了廠名,目前是全國景泰藍行業中1的一家中華老字號,生產經營景泰藍最具權威的專業企業,集景泰藍產品研發制作、工藝展示、精品欣賞、參觀購物為一體,北京市外事接待單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工藝美術院校實習培訓基地。“京琺”品牌為北京市著名商標。2002年11月改制為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屬北京市東城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所轄企業。
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最具北京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它采用金銀銅及多種天然礦物質為原材料,集美術、工藝、雕刻、鑲嵌、玻璃熔煉、冶金等專業技術為一體。古樸典雅,精美華貴,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深刻文化內涵,被稱為國寶“京”粹,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適應于鑒賞收藏、商務禮品、名牌產品包裝、室內外建筑工程裝飾等等。
明清時期的景泰藍制品,大都供皇宮御用,直到清朝后期才作為商品出現在市場上。據有關史料記載,景泰藍從道光年間開始出口。1904,在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景泰藍“寶鼎爐”獲得一等獎,后又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再獲一等獎。由此景泰藍在國際上聲譽大振。
作為全國景泰藍行業中的龍頭企業,1963年北京市琺瑯廠編制了《景泰藍工藝操作規程》和《工序質量標準》。使景泰藍行業第一次有了文字標準,這是手工業從經驗生產邁向標準化生產的一個開端;1986年北京工藝美術品總公司提出由北京市琺瑯廠起草,同年12月北京市標準計量局發布實施了《景泰藍工藝品企業標準》;1996年3月北京市琺瑯廠、北京工美集團起草,同年6月由中國輕工總會發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景泰藍工藝品行業標準》。從此,景泰藍行業有了統一的產品質量標準,使景泰藍的生產逐漸走向科學化管理。
多年來,琺瑯廠以其產品的研發優勢、上乘的質量和濃厚的文化藝術品味享譽國內外市場,并形成知名的“京琺”品牌,連續被認定為北京市著名商標。企業先后培養了國家級、市級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工藝師、工程師、高級技師等眾多的專業技術人才,形成了一支優秀的設計、過硬的制作和專業的管理隊伍,企業內匯聚了全國景泰藍行業三分之二的國家級大師和高級技師。雄厚的專業技術實力,使京琺牌景泰藍在繼承明清兩代優秀傳統技法基礎上有了飛躍的發展。極大豐富了產品的造型、紋樣、色彩,工藝質量、藝術水平超過任何一個歷史時期,引領著全國景泰藍藝術的發展方向和潮流,代表了當代我國景泰藍發展的最高水平。產品數十次榮獲國家、部、市級金獎,多次榮獲“北京市好產品”、“北京市名牌產品”稱號。中南海、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等重要外交接待場所,都用“京琺”牌景泰藍作裝飾,許多經典制品作為國禮贈送外國首腦政要,也深受國內外景泰藍愛好者、收藏者的喜愛和業內人士的好評。
近幾年,企業積極探索拓寬景泰藍工藝的應用領域,在室內外建筑裝飾、城市景觀工程等環境藝術裝飾方面取得歷史性突破。成功運作了城市景觀《花開富貴》、《生命的旋律》景泰藍大型室外噴水池,新加坡佛牙寺藏傳佛教用品大型景泰藍《轉經輪藏》工程,首都機場專機樓室內景泰藍工藝裝飾工程。企業與五糧液、張一元等知名企業合作,把景泰藍工藝用在了其產品的外包裝上。2009年又將景泰藍工藝裝飾做進了上海世博會新聞發布中心。這些工程彰顯了企業的技術實力。